产品中心PRODUCTS CENTER
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微孔板离心机实现多孔板高速离心,快速破解微升级样本分离难题

微孔板离心机实现多孔板高速离心,快速破解微升级样本分离难题

更新时间:2025-07-01   更新时间:2025-07-01   点击次数:185次

  在基因测序、药物筛选与单细胞分析等生命科学实验研究领域,μL级样本的快速、无损分离已成为制约实验效率的关键瓶颈。传统离心设备常因转速不足、温控不稳或样本残留问题,导致DNA/RNA降解、细胞活性丧失等风险,迫使科研实验人员不得不放弃通量换取质量。而微孔板离心机的应用,凭借其设备可调的高转速、智能温控系统及低残留设计,成功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对多孔板的高速分离,将微升级μL级样本处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,为高通量实验提供关键技术支持。


637914010396673589294.jpg


  微孔板离心机的技术突破:三大核心机制破解微升级分离难题


  1.高速离心,突破微孔板物理限制:传统离心机转速较低,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微升级样本的充分沉降。而微孔板离心机通过动态平衡算法与航空级铝合金转子,可将多孔板离心转速提升。实验数据显示,可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95%以上的细胞沉淀或核酸分离。微孔板离心机的实验应用能够优化药物筛选流程,将其化合物处理后的细胞沉淀时间得到有效缩短,提高样品处理效率。


  2.智能温控,守护热敏样本活性:微升级样本对温度波动极为敏感,PCR反应体系或酶活性样本在离心过程中若升温超过2℃,可将导致DNA双链解链或酶失活。离心机搭载半导体致冷模块与PID温度闭环控制算法,实现离心腔体的均一性控制。当检测到样本温度接近临界值时,系统可自动启动脉冲式制冷,确保即使高速运转下,样本温度波动不超过0.3℃。


  3.低残留设计,避免样品间的交叉污染风险:微孔板孔间间距小,传统离心机因转子设计缺陷易导致样本挂壁或气溶胶交叉污染。离心机设备采用锥形孔底转子与疏水性纳米涂层,可将样本残留量有效降低,同时通过负压抽吸系统在离心结束后自动清除孔内残余液体。


  微孔板离心机的实验应用场景:


  1.基因测序前处理:在基因测序配套流程中,微孔板离心机承担着文库构建后的核酸纯化关键步骤。其高速离心可将磁珠-核酸复合物沉淀时间有效缩短,提高实验效率。


  2.单细胞分析:在单细胞测序离心过程中,其传统离心机会因离心力不足而导致细胞团块分散,活率下降。微孔板离心机通过精准控温与高速离心组合,可在分离PBMC时,维持细胞样品的高活率,同时减少细胞碎片干扰。


  3.疫苗生产质控:疫苗生产中,离心分离是去除未包封mRNA的关键步骤。微孔板离心机的低温离心模式可避免mRNA降解,同时通过高速可有效去除游离mRNA杂质,确保mRNA疫苗稳定性。


  综上,微孔板离心机以 高速离心、智能温控、低残留三大核心技术,直击微升级样本分离中效率低、活性受损、交叉污染等痛点。实验数据显示,可其将样本处理时间缩短,细胞活率提升,交叉污染率降低。目前,实验离心设备的高速、温控与低残留的协同设计,有效解决了高通量实验中的效率与质量不可兼得的痛点,助力科研实验研究实现了通量与质量的双重突破。